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    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   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  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故无法看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薄。

远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厚。

14、  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1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时(u>2f),在另一侧成倒立、缩小、实像。

16、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的地方时(u=2f),在另一侧成倒立、等大、实像。

17、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一倍焦距、两倍焦距之间时(f<u<2f),在另一侧成倒立、放大、实像。

18、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一倍焦距以内时(u<f),在同侧成正立、放大、虚像。

19、  物体放在焦点上(u=f)不成像。(一焦定虚实,二焦定大小)

20、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三、    热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测量温度用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