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是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2.B[解析]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本题选B。
3.B[解析]中小城市的迅速增长与全国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是其主要原因。
4.D[解析]材料突出了史学对现实的借鉴功能,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学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重视文明传承。因此本题答案为D。
5.D[解 析]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1892年始称广学会,含有“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这意。所出报 刊有《方国公报》《中西教会报》《女星》等。其中《万国公报》是近代中国介绍西学内容最多、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6.B[解析]秦国主要在今天陕西、甘肃境内,楚国的分布范围大概在长江流域,晋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齐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由此可见答案为B。
7.B[解析]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l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l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8.C[解 析]辛亥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 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 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 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由此可知二者都是既否定又发展。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9.A[解析]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两千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0.B[解析]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将战国后期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控制的统治体系。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11.D [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朝时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吴、越等。
12.B[解析]略。
13.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标,8项是维新思想的特点,C项反映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特征。故可排除A、B、C三项。“中国知识”“打倒偶像”和“启蒙”的真正含义是倡导“民主”与“科学”。因此本题应选D项。
14.D[解 析]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很多,但其基本前提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l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其他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 70年代,那时欧美国家和日本基本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遍地开花”局面。
15.C[解析]明朝中期以来,伴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讲,由于欧洲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使大量的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因此本题选C。
16.A[解析]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17.B[解析]道光帝于l821 1850年间在位,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l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为B。
18.C[解 析]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取得了胜利,被日本占领达50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l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庇护下,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继续维持一个“反共政治架构”,与中央政府抗 衡对峙,造成了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
19.A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军事企业,以“制器为先”说的就是军事工业。当时主要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运动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
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汉阳铁厂等。题干所述“制器为先”说的是军事工业,由此可知本题
答案为A。
20.D[解 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它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 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1.C[解析]分析题干可知,这段历史是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2.A[解析]目前大多数的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南方古猿。
23.C[解析]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4.C[解 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错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上第一 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D项错误。巴黎公社是世界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 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C项正确。
25.C[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由两极向多极发展。
二、简答题
26.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 一定的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 主义”纲领指导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未能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为武器,彻 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27.[参考答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
(1)反复复习。针对学过的知识,制定一个复习周期,以便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牢固地掌握。
(2)系统总结。历史知识里有很多类似的事件以及逐步发展进步的历史现象,对这些知识要纵深地进行对比总结。
课外学习历史的方法有:
(1)经常阅读一些历史材料,在丰富自身历史知识的同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史论结合,反复提高。
(2)多去参观一些跟历史有关的古迹、遗址以及访问相关人物,让历史知识更加形象地保存在自己的脑海里。
(3)要注意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
(4)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任何情况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28.[参考答案](1)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即具有启发性,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2)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精讲,切忌一味宣读讲稿。
(3)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4)讲解时不能脱离教材,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并转化为智力和能力。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5)在讲解历史事件时,不仅要生动、形象、具体,而且要系统、准确地揭示出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切忌把本来有内在联系的历史现象割裂开来,变成一个个孤立的历史事件。
三、材料分析题
29.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它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兴办了新式教育,培养了一批初 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洋务运动的过程,又体现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引进的西方科技等先进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是截然对立的,因而客观上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固有的封 建生产关系产生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0. [参考答案](1)本课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不但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俄国十月 革命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解救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十 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和组织群众进行直接斗争的认识,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同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的 进程。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 虑自己的问题。
(3)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为以后学习俄国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 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 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透过本课学习,认 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31.[参考答案](1)乡土 资源在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创新、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乡土教育资 源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2)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学会合理科用乡土资源:
(1)以统编教材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穿插讲述乡土历史。如果教材中讲述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本地区或与本地区有关、重要历史人物是本地的或与本地有关,都可结合乡土史进行讲述。
(2)开辟第二课堂,现身说法进行思维教育,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如参观遗址,以史激情;专题讲座,以人激情;观看影视,以画激情。
(3)收集、整理、教学乡土史时,要处理好乡土史与教材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历史传统教育与现实思想教育的关系。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